利用外資建成亞洲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基地
生意社12月22日訊 得益于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優越的發展環境及完善的配套服務,東麗高新聚化(南通)有限公司在年初剛剛增設第2條聚丙烯紡粘無紡布生產線的情況下,上月又作出增設第3條生產線的投資計劃。決定增資5885萬美元,增設年產2萬噸衛生用和醫療用PP無紡布生產線,建成亞洲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基地。近年來,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帶動能力強的外資項目來通落戶、滾動發展,外資經濟已經成為南通市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有效推動了全市的產業結構優化。
開放型經濟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十一五”期間,南通市利用外資總體呈現出在高平臺上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預計全市協議利用外資30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1億美元,分別是“十五”的2.5倍和3.5倍,分別占改革開放以來歷年全市協議利用外資總額的65.2%、實際利用外資的66.8%。2007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1.17億美元,總量居全省第2位,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實際利用外資前10強行列。
南通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累計預計新批總投資超千萬美元以上項目1230個,是“十五”的2.2倍;其中,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00個,是“十五”的1.7倍;王子制紙成為日本在華投資最大工業項目。
隨著南通市投資環境逐步改善,涉外投資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引進外資在項目數量增多的同時,質量也在快速提升。“十一五”的五年中,南通市堅持招商和選資并舉,重點在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引進優質外資項目,促進外資結構優化,一批如安客誠、嘉吉糧油等跨國公司紛紛落地生根。據統計,共引進三產類項目580個,是“十五”的1.6倍;累計實際到賬外資36億美元,是“十五”的7.2倍。制造業項目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儀器儀表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項目190個,實際利用外資5.6億美元,分別是“十五”的1.1倍、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