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業界如何看待未來無紡市場格局
埃博拉引發的未來商機
自從去年非洲爆發埃博拉疫情后,身穿全套白色裝備的衛生工作者占據著全世界各大新聞媒體的頭版頭條。毫無疑問,這些新聞報道百分之百屬實,那么引發的危機也千真萬確。這類災難新聞圖片報道不僅向專門拍攝災難電影的制片廠提供了素材和聯想,也引起全世界紡織業的重視。原因是,赴非的健康工作者被感染也不在少數,他們穿的防護服已無法抵擋埃博拉的入侵。美國國際開發與援助署(USAID)認為,能否開發出屏蔽埃博拉病毒的防護服已成為能否打贏這場抗擊埃博拉病毒之戰的關鍵,因此他們設立了“抗擊埃博拉”防護服開發獎。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生物工程創新與設計中心在第一時間開發出衛生護理工作者專用防護服。這種看似簡單卻需要利用技術手段才能達到即密閉又控溫和透氣的防護服。不久,該大學就加入了國際衛生組織設立的計劃。該計劃向全世界征召創新的設計理念,他們一共獲得1500種開發理念,即用以幫助奮戰在第一線的醫療衛生工作者防護致命性病毒。這種防護服的開發需要具有絕對的安全性和舒適度,適合濕熱的西非國家環境,必須具有傳熱、傳濕的功能。在此之前,即2014年已有數以百計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的原因就是防護服的防護效果不好。霍普金斯大學開發的新型防護服能有效的隔絕病毒。
這種強化的新型防護服頭罩視線寬闊,與防護服連為一體,通風孔位于頭頂,后背拉絲能有效降低病毒侵入的幾率,這種蠶繭式的防護服與現存的相比,增加了電動溫控、干燥空氣自然流通等功能,其中最大的醫學功能是屏蔽病毒的入侵。其溫控原理取自該大學心臟病專家為心臟病患者開發的心臟停搏救急設備。這種防護服幾乎體現了技術紡織物的最高水平。可是,事實上“醫療紡織物”這一術語并不是我們所說的技術紡織物主流產品,甚至全球的主流媒體也沒有將其看做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關鍵一環。事實上無紡工業或技術紡織業界也沒有將其作為具有關鍵意義的產品來開發或討論,而這種需求卻迫在眉睫,與日俱增。
世界無紡市場正駛入開發快車道
上述提及的醫療紡織物只是急需開發的無紡品中的一種。據世界無紡權威機構預計,在2014-2019年期間,全球無紡品的年均增長率為6.97%。如今,建筑行業已廣泛使用無紡品,并且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使用量也有增無減,諸如房屋保溫、房頂材料和土工織物,無紡品的需求呈急劇擴大的趨勢。各國基礎設施和建筑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尤其是金磚國家,人口與經濟的雙增長代表著世界經濟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