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使得可循環使用無紡布袋銷量猛增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綠色包裝專業委員會等專業機構向商家和消費者發出提示:“無紡布袋也是塑料制品,長期大量使用,恐怕將成為繼塑料袋之后的另一個巨大的白色污染源。”
據介紹,目前無紡布產業的原料構成大致為:63%為聚丙烯、23%為聚酯、8%為粘膠、2%為丙烯酸纖維、1.5%為聚酰胺,剩余為其他纖維。 由于無紡布袋的重復使用率遠遠高于塑料袋,從這點來看很環保。但無紡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而聚丙烯是一種石油化工產品,這種材料在常溫或室內環境下較難降解,在室外環境下也需半年左右才能降解。
在一些專家看來,“無紡布本身也是化工產品,并不是最佳替代物”。此外,無紡布在生產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石油資源,從這一點說,無紡布購物袋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環保袋。
同時,限塑令還促使一些商家尤其是商場,大量使用紙袋子。在環保人士的眼里,紙袋雖然能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但在造紙過程中造成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可能比塑料購物袋更為嚴重。
中國工程塑料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無論是紙袋、可降解袋,還是其他所謂“綠色”、“環保”包裝品,都對環境有一定影響,只不過相對較小。塑料袋產生白色污染的真正原因,是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根據標準規定,塑料購物袋分為3種,即普通塑料購物袋、降解塑料購物袋、淀粉基塑料購物袋。據介紹,其中只有降解塑料袋是環保袋,分為光降解和生物降解兩種。專家指出,由于技術限制,目前在我國一些市場上出現的所謂“環保袋”,大多不可降解。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把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降到老百姓能接受的程度,那么,就可以讓廣大消費者在繼續享受方便實用的同時,使白色污染真正得到有效化解。 而且,限塑的目的,在于倡導消費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從而減少白色污染,達到環保目的。因此,在尋求其他天然、生物可替代產品的同時,專家認為,改變公眾的消費觀念或許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