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無紡布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發展越來越朝陽化
作為最具成本效益和高度靈活性的無紡布技術,紡粘/紡熔非無紡布占據整個市場的最大份額,雖然現在針刺、水刺、熱風等技術也在普及并加入競爭,但產量仍遠遠不及紡粘/紡熔技術,據咨詢公司發布的分析和預測,預計2017年-2022年全球紡粘/紡熔無紡布將增至480萬噸左右,相當于1.8%的年增長率(此預測數據沒有包括尚未公布的產能擴張及可能增加的生產線投資,因此到2022年實際全球產能可能會比目前的估計再略高一些)。
國內各種非織造布生產方法所占比重
這一技術大程度增長,主要原因在于醫療、一次性衛生用品在無紡布市場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紡粘/紡熔無紡布的最大市場是醫療用品(口罩、防護服等)、一次性衛生用品(嬰兒/成人紙尿褲、女性護理用品),占全類無紡布總量的三分之二。另外紡粘/紡熔無紡布還用在其他重要的市場,汽車防撞層包覆、建筑土工布、墻面等包材應用、家居裝飾。
醫療、一次性衛生用品對紡粘/紡熔無紡布的需求將推動增長。主要驅動因素是消費驅動力、醫療防護需求、健康需求、出生率、老齡化、市場滲透率等等。
隨著消費水平及社會發展的提升,醫療、一次性衛生用無紡布在抗菌物品包裝材料上的應用已經進入迅速發展的更新狀態。可抗菌的醫用無紡布作為最終材料已陸續進入各級各類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一次性抗菌衛生無紡布用品,也成為人們熱捧的產品。

抗菌無紡布的朝陽發展
國內外一些領先的無紡布生產商已經投資了抗菌無紡布生產線,以便搶占醫療、一次性衛生用品市場先機,從而增加銷售。東南亞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商全部采用紡粘/紡熔技術,專注于衛生市場。根據預測,到2020年,東南亞的紡粘/紡熔產能將達到26.3萬噸,其中114,000噸或43%的出自泰國,馬來西亞為97,000噸,即37%,印度尼西亞則為52,000噸,即20%。
到2022年,各國紡粘/紡熔技術常能分布
紡粘/紡熔無紡布技術正邁著健康和變革的步伐。各家在生產線不斷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也要積極應對市場挑戰和不斷增加的健康需求。改善無紡布的蓬松、柔軟度很重要,抗菌也是重中之重,這些技術要求充分體現了無紡布制造技術的活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