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土工布護坡施工方法介紹
無紡布是一種生態合成材料,它具有抗凍融耐酸堿抗紫外線的高強度能力,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新型環保材料。綠化工程離不開無紡土工布,無紡布的涉及面廣,它是由聚酯或者聚丙烯等合成加工而成。聚丙烯PP是一種性能非常穩定的有機高分子聚合物,一般都用于環境較為復雜的地區,擁有抗凍融、抗凍融、耐酸堿、抗UV、室外長時間不易降解等特點,是理想的做護坡的材料。
出苗15天后,為促進植被生長,應施氮肥(5g/m2)一次,再過10天施復合肥(15g/m2)一次,并根據氣候情況適當澆水,以達到綠化邊坡的效果。將植物苗放入洞中,必須將插播的植物根系全部放入無紡布內,然后在表面進行覆土,覆土完成后進行澆水,定期養護。在無紡布表面用錐狀物做成尺寸適合所選用植物苗根大小一致的洞。無紡布內的填充土要求理化性能好,結構疏松、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要適合植物生長,不能夾雜大塊的碎石等雜質。所填充的碎石級配應該在14mm-25mm之間,粒徑較大的碎石有較大的空隙,有利于排水。碎石堅硬度較高,基底使用碎石填充可以使整個工程的地基牢固,有利于保持整體結構的穩定。碎石的透水性又優于土壤,有利于坡體滲水在坡腳排出,有利于整體工程的穩定。另一種就是種植土了,邊坡主體用的無紡布內均是裝填土壤的,用于綠化。一般情況下無紡布內裝的填充料有兩種,一種是碎石,用于建造邊坡地基的。
近年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惡劣情況下的邊坡防護施工以及其他一些防護和生態修復領域。由于采用無紡布護坡系統所創造的邊坡表面生長環境較好(可達到30-40cm厚的土層),草本植物、小型灌木,甚至一些小喬木都可以非常良好的生長,能夠形成茂盛的植被效果。同時隨之植物在其上的生長,進一步的將邊坡固定然后在堆疊好的袋面采用綠化手段播種或栽植植物,達到恢復植被的目的。同時通過專利的連接配件將袋與袋之間,層與層之間,無紡布與邊坡表面之間完全緊密的結合起來,達到牢固的護坡作用。三角無紡布結構生態袋護坡系統通過將裝滿植物生長基質的無紡布沿邊坡表面層層堆疊的方式在邊坡表面形成一層適宜植物生長的環境。
將第一排的無紡布用錨釘固定或用不銹鋼釘將三維排水聯結扣(單面去釘)釘在硬質界面上。也可采用水泥砂漿配合固定。扎口帶和線縫結合處靠內擺放或盡量隱蔽,以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在石質或其他的硬質基礎界面上壘砌無紡布時。通過在無紡布上行走或壓實的方法使得每個搭接扣可以穿透無紡布的中部,以達到相互鎖牢的目的,從而確保搭接扣和生態袋之間的良好接觸,保證互鎖結構的穩定性。連接扣要靠近內邊緣1/3的位置,以便每個搭接扣橫跨兩個生態袋。通過正三角穩固堆疊方式構成,而不是這些組件的簡單堆砌,缺乏系統科學理論指導下的堆砌難以形成穩固的柔性邊坡。生態袋壘砌擺放時,要掛水平線施工,上下層的豎縫要錯開;施工時要用到:無紡布+工程扣+扎口帶”等組件。無紡布可以用于0°-90°的邊坡護理,但是當坡度過大時應根據后邊坡的性質(土質或石質)結合其他的加固措施(錨桿或格賓網)使用。如果坡度超過50,后邊坡又較松軟不穩定,則用無紡布的方式建造的邊坡的高度相對低一些,可以結合工程(框架梁)加固措施后,在框格梁中碼放無紡布。使用無紡布治理的邊坡,其原有坡度一般不應大于50°,否則需要先進行削坡處理,其次還需要對邊坡坡面進行修整,以達到坡面平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