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布用粘合劑發展兼顧機械與環保雙重指標
無紡布用粘合劑發展兼顧機械與環保雙重指標 無紡布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其所需敷料的發展,粘合劑就是其中之一。據統計,2013年以來,國內無紡布專用粘合劑的年銷售額增長遠高于產量的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無紡布用膠粘劑市場仍將以年均超過10%的速度增長。
總體來看,無紡布用粘合劑的重點研究和改進方向是在提高耐燃性纖維的粘結強度、提高粘合力的同時,強化吸水性,在烘燥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泳移,滿足衛生要求。也就是說,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關注的重點是環保型粘合劑、水性乳液、熱熔膠和反應型粘合劑。
然而,不同領域產品對于生產環境和粘合劑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對于一次性用品來說,使用時無毒害,廢棄時不會造成下水道堵塞,不影響環境衛生是重點;對于加固產品來說,具備良好的機械強力是首選;對于過濾產品而言,抗老化時間長、耐介質性能穩定最為重要……本期我們選取了5家分屬不同領域的企業,分析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改良方法,為其他類似企業的生產改良提供一些參考。
鞋材 操作技術決定粘結效果
隨著制鞋技術的提高以及制鞋材料的更新,制鞋生產工藝已經向膠粘、注塑及其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大量粘膠應用取代了傳統的手縫鞋靴工藝,粘膠法已經成為鞋靴類成型的主要工藝之一。
與縫制法相比,粘結法制鞋生產效率高,為普通縫制法的數倍,甚至數十倍,尤其是對于多花色、多種裝飾、多種式樣的無紡布仿皮革鞋的制造,縫制法與粘結法根本不能相比。其次,粘膠法制鞋設備投資小,一套裝置可生產多種鞋;而對于縫制法,生產一種鞋需要多臺設備。因此,隨著近年來各種高性能粘合劑的不斷涌現,粘結法制鞋的比例在制鞋業中大幅度增加,有些鞋類甚至完全不用縫紉制造。
我們發現,在粘合劑確定的情況下,操作技術與方法是粘結成敗或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其中涂膠方法、膠層厚度、晾置時間、粘結壓力、環境溫度和濕度控制等極為重要。在處理好的待粘表面上涂覆粘合劑,要求涂布均勻、充分浸漬,盡可能減少空氣的帶入,膠層的厚度一般為0.05mm~0.25mm。
目前,在鞋材方面,國內外企業用量最多、發展最快的無紡布用粘合劑為熱熔膠,常用熱熔膠又分為兩類,聚酰胺和聚氨酯。
舉例來說,用聚酰胺熱熔膠繃幫時,由于聚酰胺在熔融狀態下相對粘度較小,流動性能好,因此便于噴膠和粘結。聚酰胺膠膜韌而不脆,且多余的膠可反復使用。這類粘合劑屬于速凝型,固化快,粘結縫彈性高,幾乎能與所有的鞋面、鞋里材料粘附。因此,這類熱熔膠可以廣泛應用于天然皮革、人造革和合成革等的粘結,并用來制造跟包頭、繃帶等。使用這種熱熔膠的溫度因所用工藝而異,一般為15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