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噴法和紡粘法無紡布的技術特點和市場分配
紡粘法和熔噴法織物是近年無紡布領域中的兩種新產品。其制備技術都是從對纖維和聚合物的研究中產生的, 這兩種技術在主要方面非常相似, 但值得強調的是這兩種技術在某些方面又很不相同。紡粘法和熔噴法都采取一步成形工藝, 直接從聚合物樹脂生產織物, 這是兩者相似之處。 可大致描述一下這兩種工藝。 熔噴法是由聚合物直接成網,將螺桿擠出機擠出的高聚物熔體通過高速高溫氣流噴吹或其他手段(例如離心力、靜電力),使熔體細流受到極度拉伸而形成極細的短纖維,再聚集到成網滾筒或成網網簾上形成纖網,最后經自粘合作用得以加固而制成無紡布。 具體過程是將高聚物切片通過螺桿擠壓機使其熔融,經過濾后從噴絲模頭的噴絲孔中擠出,在高速熱氣流的噴吹下,受到牽伸,形成極細的短纖維,這些短纖被吸附凝聚在成網簾上。由于絲條沒經過冷卻,因此,在凝聚成網后仍能保持較高的溫度,通過纖維間相互粘連,使纖網得以加固,形成熔噴布。可根據需要進一步采用熱軋粘合法加固。 目前,熔噴法采用的原料大部分是聚丙烯,也可采用聚酯或聚酰胺,為使熔體細流能在熱氣流噴吹過程中得到較好的牽伸,要求原料的熔融指數盡可能高一些。不同熔融指數的原料采用的紡絲溫度、噴吹氣流及速度相應改變,以保證絲條受到充分牽伸,改善纖維的品質和性能。 熔噴法目前可采用的樹醋原料有聚丙烯、聚醋、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酚胺等, 最常用的是聚丙烯。由于該法采用高壓熱空氣牽伸, 因此要求原料最好使用控制溫度低、流動性能好的原料, 就是說, 采用熔融指數較高的聚合物有利于提高產量、降低能耗。聚丙烯的熔融指數(MFI)一般在18以上。 熔噴法工藝流程: 聚合物喂入 —— 熔融擠出 —— 纖維形成—— 纖維冷卻—— 成網 —— 加固成布。 生產熔噴無紡布的整套設備由主機、加熱系統、潤滑系統、液壓系統、冷卻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幾個部分組成。主機是整套設備的核心,主要包括喂料系統、螺桿擠壓機、濾網、紡絲組件、噴絲模頭、接收網系統、卷繞機構。
2 熔噴生產線 紡粘法技術采用一種相似的纖維級聚合物, 該聚合物通過噴絲孔呈線型或環型排列的噴絲頭擠出, 聚合物細流受到空氣冷卻和機械拉伸輥的拉伸獲得所需要的長絲直徑, 一般該連續長絲的直徑為15~20μm,然后該長絲在傳送帶上收集成網, 經過最后的粘合步驟(針刺或熱粘合)得到強度較高的纖維網。 紡粘加工技術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 1、聚合物切片一次成布 2、在一條完整、連續的生產線上獲得所有的紡粘網。 采用不同工藝得到的織物性能和用途不同。 由于熔噴粘合織物的纖維直徑較小, 過濾性能更好(可以過濾直徑更小的物質), 具有超細過濾的效果,這是熔噴無紡布的最大特點,所以常用作透氣性隔擋材料。在所有采用熔噴法制成的織物中, 一半以上用于醫、藥領域和工業上的過濾材料。吸收性材料、吸附性材料、拭布和包裝材料等是第二大消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