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織造基本原理及發展簡史
非織造材料又稱非織造布、非織布、非織造織物、無紡織物或無紡布。非織造技術是一門源于紡織,但又超越紡織的材料加工技術。它結合了紡織、造紙、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術,并充分運用了諸多現代高新技術,如計算機控制、信息技術、高壓射流、等離子體、紅外、激光技術等。非織造技術正在成為提供新型纖維狀材料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新興的材料工業分支,無論在航天技術、環保治理、農業技術、醫用保健或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等許多領域,非織造新材料已成為一種愈來愈廣泛的重要產品。非織造產業被譽為紡織工業中的"朝陽工業"。
(一)、非織造基本原理 非織造材料 (Nonwovens)又稱非織造布、非織布、非織造織物、無紡織物或無紡布。非織造技術是一門源于紡織,但又超越紡織的材料加工技術。不同的非織造工藝技術具有各自對應的工藝原理。但從宏觀上來說,非織造技術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可用其工藝過程來描述,一般可分為以下四個過程:(1)纖維準備;(2)成網;(3)加固;(4)后整理
(二)、非織造材料發展簡史:
第一階段:40年代初~50年代中,萌芽期。設備大多利用現成的紡織設備,或適當進行一些改造,使用天然纖維。 第二階段:50年代末~60年代末,商業化生產。主要采用干法技術和濕法技術,大量使用化學纖維。 第三階段:70年代初~80年代末,發展重要時期。聚合法擠壓法成套生產線誕生。使用各種特種化纖。如低熔點纖維、熱粘接纖維、雙組分纖維、超細纖維等。 第四階段:90年代初至今,全球發展期。非織造企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趨勢加強,技術更加先進,設備更加精良,生產能力大幅提升。 非織造材料的發展原因: 1. 傳統紡織工藝與設備復雜化,生產成本不斷上升,促使人們尋找新技術。 2. 紡織工業下腳料越來越多,需要利用。 3. 化纖工業的迅速發展,為非織造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拓寬了產品開發的可能性。 4. 很多傳統紡織品對最終應用場合,針對性差。
(三)、世界非織造材料工業的發展概況: 1、西歐非織造材料發展情況 2000年產量為102.55萬t,比上年增長12.7%,按重量計,用即棄產品占64.1%,耐用型占35.9%。 2000年產量按面積計為257.7億m2,比上年增長10.8%。增加產量中,主要是水刺法非織造材料(以意大利為主)、短纖氣流成網產品(以德國為主)以及揩拭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