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非織造布用短纖的應用及消費概況
2018年,全球非織造布產量達到1 490萬噸,約為4590億平方米。
Inda和Edana預測全球非織造布產量將繼續增長,并預計2018年至2023年,非織造布工業的年平均增長率將達到4.8%,產量至少達1 870萬噸。
短纖占用于非織造布工業的樹脂和短纖的近三分之二(59%)。2018年,干法、濕法和氣流成網短纖非織造布的短纖消費量約為880萬噸,比五年前增加了35%。預計2023年纖維消費量將繼續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達到1 080萬噸。

全球2018年度非織造布短纖消費
人造纖維(圖中橙色部分)占短纖消費的三分之二(62%),而天然纖維(藍色部分)則占其余的38%。
滌綸短纖
無論是原生纖維還是再生纖維,現在都占人造纖維的一半以上(58%),非織造布消耗的短纖總量的36%以上(見圖)。雖然原生滌綸短纖高比例可歸因于生產用于抹布工業的水纏結材料,但車輛部門(地毯、后備箱襯墊和其他噪音、震動和平穩產品)也消耗大量纖維,這些纖維用于由再生滌綸纖維制成的重量較重的針刺產品。
預計到2023年,滌綸短纖的消費量將增加到390萬噸,相當于4.0%的年增長率。滌綸短纖的主要單一用途或一次性終端市場是濕巾、過濾、外科手術包和外套(主要由干法水纏結技術生產)。重要的耐久終端市場包括家庭和辦公裝飾、土工合成材料、襯布和運輸,所有這些市場預計將在全球范圍內擴張。
這些數字不包括在纖維填充中使用的滌綸短纖--不是在非織造工藝中生產--例如床上用品或服裝絕緣等用途。在世界范圍內,用于纖維填充應用的滌綸估計至少有90萬噸。
丙綸短纖
2018年消費了約952 000噸,占全球非織造布消費的11%。雖然丙綸短纖在一次性市場上的使用有所下降,特別是對干法成網熱粘合覆蓋材料的需求(僅通過使用空氣成網部分補償),但這種纖維在耐久非織造布市場上繼續增長。丙綸的大部分耐用終端市場都是針刺耐用品。使用針刺聚丙淪的主要市場包括土工織物、汽車部件、涂料基材、室內/室外地毯、毯子、軟墊家具和床墊。2023年全球對丙綸短纖需求的預測為110萬噸。
粘膠(人造絲)短纖
與2013年相比,2018年全球非織造布工業增加了162 000噸粘膠(人造絲)短纖消費,主要由紙巾和醫療產品行業驅動。據估計,2018年全球的粘膠消費量為682,000噸,預計到2023年年底,將超過821,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