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服變成土工布,回收箱投放兩周年效果呈現
還記得兩年之前做的那個統計實驗嗎,把不用的舊衣服回收再利用,放進回收箱,然后經過工藝整改,使沒有用的舊衣服變成用途非常廣泛的無紡布土工布。現在這個實驗有結論了,讓我們一塊來看下。
新產品的經濟效益值得期待,這也將是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請高校的科研人員,利用舊的化纖衣服,開發高端產品強力纖維顆粒,該產品可用作黏合劑,目前還在開發中。”去年,江蘇依舊愛公益環保組和市區一高校開展科研合作。同時,他們也在積極開發更多的舊衣再生新產品。江蘇依舊愛公益環保組的舊衣回收除了揚州,還在鎮江以及江西日照等地布點。
謝慶龍介紹,國外幾十年前就有舊衣回收了,國內才剛興起,后期處理的企業并不多,生產的產品也較單一。舊衣當垃圾填埋、焚燒,污染環境不說,有的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全分解,舊衣回收后再生產,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謝慶龍告訴記者,他大約是3年前在上海出差時了解到這一項目的,隨后在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感覺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舊衣回收再生產,有很大潛力可挖。
當然,該項目環保意義更大,也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去年還得到國家民政部門的資金扶持。
按照規劃設想,投產3到4年可實現盈利,如果運行順利,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舊衣回收由于前期廠房、設備、車輛、人員等投入較大,兩年運行下來,目前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江蘇依舊愛公益環保組累計已生產土工布和保溫棉150多萬平方米,實現了舊衣回收后的“重生”,也減少了垃圾投放。然后再生產成工程上用的土工布,或者冬天蔬菜大棚等用的保溫棉。另外一部分稍舊的衣服,則送到生產車間,剪去紐扣、拉鏈等配件后進行粉碎。
據不完全統計,“八成新的衣服占比在5%到10%,兩年來我們已經捐出去七八萬件。“下一步,我們還打算把這些‘新’衣服捐到市區36家慈善超市,讓需要者自行領取。”他們通過慈善組織、志愿者,分別送給城區的一些敬老院,以及寶應柳堡、儀征后山區等地的貧困家庭,去年還送了一批到安徽六安大別山區的小學、中學,捐給那里的貧困學生,這些整理出來的八成新的衣服。舊衣服回收回來后,首先進入分揀車間,工人們把八成新以上的衣服分揀出來,進行清洗、消毒、熨燙,然后入庫。舊衣服回收后,有什么用呢?變廢為寶,粉碎后加工成無紡布土工布。江蘇依舊愛公益環保組在揚州南郊租用廠房,建立了生產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