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紡布行業細分市場廣闊 新技術是突破關鍵
生意社7月5日訊 無紡布生產企業該怎么走出一條良性、健康的發展之路?工業用、衛生用品、服裝鞋帽,企業發力無紡布該選擇哪個細分品類呢?本報邀請了無紡布行業企業人士共同探討。
本期嘉賓:
石獅特斯無紡布制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國柱
福建冠泓工業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童威洪
福建恒安衛生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建軍
產品低端是通病
晉江經濟報:無紡布的市場潛力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多家企業大規模上馬該項目的話,您會有產能過剩的擔憂嗎?
童威洪:倘若多家大規模上馬的話,會有產能過剩的擔憂。無紡布的應用范圍確實廣,無紡布制品取代了很多的傳統材料,但是這也只是“圍墻”外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市場調研的供需關系并不是太樂觀,尤其是本土企業生產的大多是低端產品,且當下無紡布行業市場價格都很透明,競爭很激烈。
姚建軍:確實目前泉州地區有不少企業都在進入無紡布行業,尤其是防粘、熱風類的產品,但是包括泉州在內的福建無紡布基本上都比較低端,跟江西、浙江、廣東等省份相比有較大差距。全國范圍來看,所有類別的無紡布總產能是過剩,但是無紡布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上升中。如果能往高端發展的話,產能過剩這方面不需要擔憂,比如,浙江使用的都是歐美的設備,產品都較為高端,主要是出口。
楊國柱:無紡布的應用范圍確實是很廣,不管是產業用還是衛生醫療用,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有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國內工藝水平還不高,早期發展的都比較低端,后來發展的也屬于中低端,但是只要往高端發展,市場需求太大了,目前不會有產能過剩的擔憂。
衛生醫療及工業用品類機遇大
晉江經濟報:無紡布大的方向可分為三類,即工業用、衛生用品、服裝鞋帽,您認為哪個細分品類會有更多的機會?
童威洪:個人認為最有機會的是衛生醫療用,這一塊國內很空缺,尤其是高端產品。衛生用方面,日本、歐美小孩的使用率為85%,而中國為30%,目前有55%的增長空間;而醫療用方面,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要淘汰棉用產品,推行一次性的無紡布衛生用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未來5年這一細分的產能國內是不可能產能過剩的。
楊國柱:新上馬的項目做衛生環保產品會更有意義,雖然服裝鞋帽的市場不會變,還是那么大,但是已經基本飽和了。無紡布不管是衛生醫療用還是工業用都有很多機會,就拿建筑用“裝飾”這一塊來說,國內就很欠缺,目前也就墻紙這一部分比較有用到無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