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紡布材料行業迎關鍵期 技術創新、智能制造受關注
6月21日,“2017中國國際無紡布材料展覽會暨高端論壇”(2017CINE)在上海舉行。中國經濟網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我國無紡布產品進入發展深水區的關鍵階段,而技術創新、智能制造、“走出去”戰略等成為該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國無紡布行業正處投資上升區 市場前景廣闊
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2016年,我國無紡布產量535.4萬噸,同比增長10.4%;與2012年相比,產量增長55.7%,年均增長11.7%;中國占全球產量的比重超過40%。
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介紹,我國非織造布行業一直保持較好的盈利能力,2012-2016年間行業利潤率在6.4%左右,均高于紡織和制造業平均水平。
同時,行業投資呈現較強的周期性,2016年中國無紡布行業投資額306.22億元,增長13.87%;2017年一季度無紡布行業的投資增速達到41.81%,2017、2018年將處于投資上升區間。
中國經濟網記者還了解到,無紡布材料已經成為全球紡織業中成長最迅速的領域之一。近年來,無紡布材料依靠成本和性能優勢不斷拓寬應用范圍,現有市場不斷改良,潛在市場快速擴大,其在健康、環保、基建、工業、農業等領域的應用也逐漸從“替代品”轉換為“必需品”。
有數據顯示,醫療衛生是中國無紡布最大的應用領域,也是推動中國紡粘和水刺無紡布增長的主要動力。土工與建筑是第二大應用領域。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將持續推動土工、建筑材料的創新與應用。過濾與分離是另一重要應用。近年來中國的高溫過濾非織造布技術創新基本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中常溫空氣過濾、液體過濾技術和市場也得到快速發展。
技術創新仍是行業發展主題
李陵申表示,技術創新是我國無紡布產業轉型升級、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培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工作。目前,我國建立了涵蓋纖維、裝備、成型技術、功能性整理、應用技術的,專業院校、研究機構、骨干企業和行業組織深度參與的多層次無紡布創新體系。有12所大學開設無紡布專業,每年畢業的無紡布專業學生550名左右。
此外,相關企業的技術創新也值得關注,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評選出的行業10強企業平均的研發投入比例為3.21%,同時一些企業的技術創新還填補了多項行業內空白。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2016年,天鼎豐無紡布有限公司攻克高強粗旦聚丙烯紡粘針刺土工布產業化技術中冷卻、氣流牽伸、鋪網等若干技術難關,掌握了聚丙烯紡粘針刺土工布生產技術,填補了中國土工布市場的一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