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納米技術在非織造材料上的應用免費分享

摘要:隨著科技經濟時代的到來和市場國際化,企業之間科技創新競爭愈加激烈,納米纖維材料的應用已從概念研發、實驗室走向應用市場,從高端核心材料應用逐漸向醫療衛生、高效防護、精細過濾、汽車工業、農業等大眾化、普通化領域轉移,并逐步取代了傳統應用產品材料。本文闡述了我國納米纖維技術在非織造材料上的應用,是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次重要升級:詳細介紹了納米纖維做祖墳、復合非制造技術,以及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及產品附加值。
一、前言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納米纖維材料和技術已從概念研發、實驗室走向應用市場,從高端核心材料應用逐漸向醫療衛生、高效防護、精細過濾、汽車工業、農業等大眾化、普通化領域轉移,并逐步取代了傳統應用產品材料。我國納米纖維技術在非織造材料上的應用是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次重要升級。納米纖維多組分、復合非織造技術的誕生,為我國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高科技含量及產品附加值提供了一個重要機遇。
二、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的發展現狀
納米技術的發展加快了納米纖維技術的研究。2004年,捷克 Elmarco公司開始了靜電紡納米纖維實驗設備的研發,兩年后完成了全球第一條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生產線 NanospideTM的工業化運行,并投放市場。與此同時,多種納米纖維成形技術也實現了商業化運轉。日本帝人公司采用海島型(INS)熔噴法復合紡絲,使用300島的組件,制得了直徑300-500nm的聚酯納米長絲,可用于運動服、夾克衫、防雨服和風衣面料。美國Hills(希爾)公司采用熔噴工藝,配置了100孔/英寸的組件,值得了平均直徑只有250nm的納米纖維網:使用原纖化工藝紡織的納米纖維直徑范圍在50-100nm內。
三、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的開發
集成纖維聚合物材料的功能化改性技術、纖維超級化技術、多組分熔噴復合技術、后整理技術,將具有快速親水、抗菌除臭、超柔軟、抗靜電、阻燃等不同功能的熔噴非織造層進行多層復合組裝,獲得符合不同使用要求的多功能多組分熔噴非織造復合材料,使其纖維聚合物材料力學性能和功能性大幅度提升。蘇州寶麗潔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科院蘇州納米研究所、蘇州大學聯合研發功能性納米多組分熔噴非織造復合材料,改變了我國紡織工業現狀,為我國非織造材料走向高端打下基礎。